我在文物古籍展讲“铸牢” ②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守在电视机前看《鉴宝》节目,长大后更是被《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所吸引,我时常想象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文物前做讲解的样子。
然而,让我真正对讲解产生兴趣,是曾经在手机上刷到的《如果国宝会讲话》。“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秋水,两颗突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构成我可爱的面容……人们叫我说唱俑,虽然无名无姓,咱可是国家博物馆里备受瞩目的大明星。”其中有一集介绍了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四川击鼓说唱陶俑,里面的陶俑形象憨态可掬,再配上活泼有趣的讲解使我对这件文物印象深刻。
击鼓说唱俑(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后来,我有机会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亲眼看到了击鼓说唱陶俑实物,通过志愿者的生动讲解,这件文物在我心中再次鲜活起来。那时的我十分羡慕,心想:如果我也能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就好了。
恰好今年暑假,学校发布了招募北京民族文化宫志愿讲解员的通知,我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志愿讲解活动。
穿越时空来相遇
报名成功后,我前往民族文化宫进行了一系列培训。最后一次培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参观了 “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展厅。
走到第三单元“大团结”展厅时,老师指着展柜中一件文物介绍道:“这是一件牛角奶瓶。”
看着这件牛角造型的文物,当时的我心中不禁惊讶:这竟然是一个奶瓶?
“三千孤儿入内蒙”时期的“牛角奶瓶”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为了生存下去,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孤儿院的3000多名孤儿,先后坐上一列列开往内蒙古大草原的火车。
这些孩子到了内蒙古以后,有的先在育婴院休养,由保育员照料。由于奶瓶的物资紧缺,面对仅几个月大的孩子嗷嗷待哺,保育员想方设法自制奶瓶,其中就采用了传统草原牧民们喂小羊的方式,把牛角制作成奶瓶的样式来喂孩子们喝奶。”
伴随着一声声讲解,展厅仿佛变成一个时空隧道,我通过隧道走进了上世纪内蒙古的育婴院里,与这件“牛角奶瓶”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相遇。
我逐渐明白了,原来这个看似不像奶瓶的“奶瓶”——在牛角尖端进行穿孔后装上一块皮做奶嘴,背后却有着这样一段跨越民族、跨越血脉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我也真正明白了前期培训中老师所说的“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刻含义,不仅是各族人民在生活富足时的相亲相爱,更是在困难和危机时刻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
感动之余,我更加向往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想把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让他们也能穿越时空与这些文物古籍相遇。
翻山越岭后相知
然而,那份对文物讲解火热的心,在拿到讲解稿的瞬间,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一共1.8万多字的总讲解稿,里面包含了大量民族名称和部落、古籍原文、物品名称和民族政策等。顷刻间,正确认识文物史籍和熟练背诵,成为我走到文物前做讲解途中所面临的两座“山”。
在把讲解稿内名称与展柜中文物古籍逐一对照认识后,我开启了“全天背稿”模式。就在我终于快背熟时,微信里“滴”一声,一篇几乎全新的讲解稿发送过来。原来是由于展厅内文物进行了增减,讲解稿被全面调整。我的心中不禁失落:之前的背诵好像全部白费了。
《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桃花石”的相关记载
但当我再次拿起新版讲解稿时,我重点关注的不再是篇幅长度和生僻字,而是其中的文物古籍故事。当我看到讲解稿中“远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时,我甚至主动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故事的细节:
清朝乾隆年间,身处他乡的土尔扈特部,面对沙俄政府的严厉控制和人质威胁,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从此开启了万里东归故土之路。在突破沙俄政府重重阻截、戈壁荒漠等恶劣自然条件后,土尔扈特部终于抵达了新疆伊犁河畔,但这时他们衣衫褴褛、人口锐减、牲畜零星。清政府立即调拨物资援助,全国各地各族人民也纷纷捐助牛羊马等。从此,土尔扈特部在祖邦开启了游牧的新生活。
清政府赐给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以及各札萨克的印
经过半个月的慢慢熟悉,我翻山越岭般与一件件文物古籍相识,对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大家庭有了更多认知。
我知道了除“华夏”等称呼外,中国还有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名字叫“桃花石”;我知道了除唐僧师徒四人版的《西游记》,还有丘处机版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我知道了除皇帝以外,清朝“车里宣慰使”也能穿龙褂;我知道了除电影《万里归途》可以描述撤侨感人事件外,一方印也能够承载着清朝土尔扈特部历经千险万里东归的动人故事;我知道了从小就熟知的“中华民族”概念,是梁启超在1902年提出并运用的,而李大钊则是共产党人中最早提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先驱等。
清乾隆皇帝赐予车里宣慰使的“龙褂”官服
每周见面赴相约
“欢迎您继续参观第三单元大团结,本单元通过开辟新天地、建设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三个篇章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经过不懈的努力,我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一名正式志愿讲解员。根据排班,我每周固定进行一至两天的志愿讲解服务。每周见面也成了我与民族文化宫中文物古籍的“约定”。
我与文物古籍“相约”进行志愿讲解
“我不想看!”一位小朋友试图拽着爸爸的手向外走,但当我说到“你见过这样的喜马拉雅山吗”时,他立刻回头看向这件彩绘铜托银质“喜马拉雅山”模型文物,随后便听我讲起了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并继续认真地听完了整个展厅的文物故事。
彩绘铜托银质“喜马拉雅山”模型
让我惊喜的是,在讲解结束后,这位小朋友主动拉起我的手走到了一个展柜前,垫起脚指着一组锡酒壶问我:“这些分别是哪些民族送的礼品?”
云南个旧哈尼族、彝族人民敬献的锡酒壶
“这是我第一次看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的展览,感觉很长知识。”在给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营员们进行讲解时,有位营员对我说道。当我讲到清朝乾隆皇帝赐给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印时,他们还开启“头脑风暴”模式,提出可以通过印章“打卡”、短视频“小剧场”、动画“重走万里东归路”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文物的传播力和知名度。在讲解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又一同探索了馆藏文物古籍传播的表达策略、路径与效果等。
这是我在正式上岗后,让我印象深刻的两场讲解,我感受到了通过讲解让更多人对文物感兴趣、了解文物故事的欣喜与成就感,也感受到了文物被更多人关注与探索其创新性发展的欣慰与期待感。
“这是我第三次来参观了,我就是展览里‘牛角奶瓶’这件文物背后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右手撑着雨伞作为拐杖,左手轻轻拍着我的手说道,“听了你刚才的讲解仿佛带我又回到了当年的场景,谢谢你小姑娘。你一定要坚持做讲解,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还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继续讲述下去呀。”
扶着奶奶缓缓走出民族文化宫,看着奶奶在雨中步履蹒跚的背影,耳畔响起她情真意切的叮咛,站在文物前做志愿讲解的记忆也在我的脑海中涌现,一次次培训、一遍遍背诵、一场场讲解……这些日子,不仅让我对“桃花石共为中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了具象化的认识和理解,更让我意识到了解和传播文物古籍的意义。未来,我会继续做志愿讲解,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一同成为文物古籍的讲述者、传播者。
我在文物古籍展讲“铸牢”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王家莹(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排版|黄骏凯
审核|贺露露 李红亮 迟婧婧